索玛鲁肽由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研发,是基于利拉鲁肽结构改良的新一代长效GLP-1类似物。通过与天然GLP-1保持94%的序列同源性,并经过特殊结构修饰,使其半衰期显著延长,实现每周一次给药。
2017年12月,注射剂获美国FDA批准上市,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。2019年9月,全球首个口服GLP-1受体激动剂索马鲁肽片获批,成功突破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技术瓶颈。
索玛鲁肽采用固相与液相合成相结合的精密工艺。早期使用固相合成法制备直链肽,再通过特定修饰步骤连接脂肪侧链。
江南大学开发了天然化学连接半合成法,该方法反应步骤少、操作简单,更适合规模化生产。兰州大学提出片段缩合方案,通过引入伪脯氨酸策略减少副产物,有效降低生产成本。这些创新共同解决了长链多肽合成的产业化难题。
索玛鲁肽通过激活GLP-1受体,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方式调节血糖,同时延缓胃排空,增加饱腹感。临床试验显示,持续使用68周可减轻体重达17.4%,并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。
该药物提供注射和口服两种剂型。口服制剂采用Eligen®技术,在7mg和14mg剂量组的降糖减重效果优于传统降糖药物。
索玛鲁肽在全球市场表现突出。2021年全球销售额达106亿美元,预计到2024年,注射剂和口服制剂销售额将分别达到52.8亿与32.3亿美元。
2023年全球GLP-1类药物市场规模达560亿元人民币,中国市场占比62亿元。预计到2029年,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074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.44%。北美地区增长率最高,亚太市场潜力巨大。
随着代谢性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,索玛鲁肽需求将稳步增长。专利到期后,市场竞争将推动工艺优化和价格调整,使更多患者受益。其卓越的疗效和市场表现,使其成为代谢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里程碑。